被伤害后,你是否还愿意选择信任?
1.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艘货轮行驶在大西洋上,船尾,一黑人男孩正搞卫生。突然,船体一阵颠簸,男孩不慎掉入大海。
货轮声重,浪声滔天,加之甲板无人,男孩在海面极力呼救,却无一人能见。
货轮渐行渐远,终至消失。
男孩在海面漂浮,心中凄楚,却没有停止划动双脚。他一直坚持着,向货轮消失的方向前行。
货轮上,等慈祥的船长发现男孩不见时,已过去多时,几乎所有人都劝船长,别回头找,这么长时间,不死,也飘走了。况且,为一黑人孩子冒险、耽误工夫,不值当。
船长面色凝重,一声令下,货轮原路返回。
几个小时后,船长找到了奄奄一息飘在海面的男孩。苏醒的男孩跪地叩谢船长,船长问男孩,如何能坚持这么长时间?男孩答,因为我相信,相信你一定会回来救我。船长满眼蓄泪,跪地感谢男孩的信任。
或许,船长的回跪,会让许多人不解。明明是救命恩人,为何为区区一句“信任”而行叩拜之礼?
可站在今日之社会,扪心自问,我们能信任几个人?又能被几个人信任?
2.
一个刚失恋的姑娘说,再也不愿意相信男人,这辈子要一个人过。
一个将倒地昏迷的老人送入医院却被讹上万元手术费的年轻人说,心伤透了,这辈子再不会伸手救人。
一个为救朋友于水火出面担保巨额贷款却因朋友失信而被追责的中年男子说,这辈子只会瞎这一次眼,再不会为朋友犯傻。
社会每日不断上演的电话诈骗致女大学生自杀、黑车司机强奸杀人、女大学生走失、孩子被拐、黑作坊盒饭……这些真实而血淋漓的现实不断提醒世人,不要轻易信任陌生人,不要做好人,否则会受伤。
桐华在《云中歌》一书中说:我以前觉得只要我对人好,人也一定会对我好,我以诚待人,人自然会以诚待我,可后来知道不是的,这世上的人心很复杂,有欺骗、有猜忌、有背叛、有伤害。我不会去骗人,但我现在不再轻易相信任何人。
似乎,这个社会不会再好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诱惑、利益、名声等外在条件的作用下,崩塌,损毁,好感全无。父子反目有之、亲友成仇有之,朋友分崩离析有之,挚爱各奔前程有之,更别提那些毫无瓜葛的陌生人,信任已然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在物质丰沛,精神虚空的时代,大部分人面对陌生人的求助,都下意识地抱紧双臂,以期自我保护。
政治学教授罗素.哈丁:信任是对他人是否会侵犯自己利益的判断。信任一个人,要么信任他的意图,要么信任他的行为。
大概,对他人的不信任,都是认为对方会图谋不轨、意欲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