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距离与爱无关(2)
“你才是胡搅蛮缠!我什么时候经常把你一个人丢在家里了?你简直是不可理喻。”李宣说完,生气地出了门,留下小云在那里生闷气。到最后,她竟委屈地流起泪来。
对于小云来说,她的委屈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却似乎并不理解李宣,也没有悟到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是社会中的男女以结为夫妻的方式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婚姻给我们提供的是爱与归属的感情需求、是经济合作的生活需求、是养育子女的繁衍需求。所谓的“无话不谈”,谈的应该是彼此的感受,而不是所有事情的细枝末节。我们强调家庭中的“我们”,但也不能忽略了“我+你”。两个独立的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有空间就一定有距离,夫妻之间保持适度的距离是很重要的。
因为距离,夫妻才更有可能欣赏彼此。本来两个独立的人就是有差异的,在谈恋爱时,双方都会出于本能地去掩饰差异;结婚了,每个人的自我会更多地表现出来。如果强求两个人完全没有距离、完全一致,这种期望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它会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夫妻关系绝不可能做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理想状态,而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为有差异,所以每个人对距离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缘于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人格特质。一个在黏着性很强的家庭中长大的人,他对距离的敏感度会较低,那么,在他感觉很舒服的时候,对方可能会感到压抑;一个在松散型家庭中长大的人,他的敏感度就较高,在他感觉轻松的时候,对方可能会感觉到疏远。因此,调整出一个适宜双方的距离,实际上也是每对夫妻要做的功课之一。
最后还要强调,男性和女性对距离的感受与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男女两性使用的互动模式是不相同的。男性比较喜欢限制的模式,因为他倾向于独立,喜欢竞争且具有主导性;女性则比较适应成全的模式,因为她愿意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互动模式不同,所以产生了对距离的不同感受和需求。男性往往把距离和尊重与信任联系起来,他要求一个相对较大的距离,否则他会觉得危及到尊严;而女性则往往会把距离与感情和亲密度联系起来,所以她会期盼一个较小的距离,否则她会觉得不够亲密,甚至没有安全感。
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必然要能够照顾到双方的需求。如果夫妻双方都能做到不但了解自己的需求,而且能懂得对方的需求,同时也愿意为了爱去适应对方,那么找到一个合适的、令双方都愉悦的距离应该是不难的。
缺乏距离,会让视线变得模糊;适度的距离,会让视野更加清晰,能够真正欣赏到对方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