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隐瞒(2)
信是他的战友寄出的。每隔一段时间,战友都会替死去的他写一封信。虽然生前他没有任何托付,但是他的战友认为自己必须这样做。当然用了打印机,为此他需要徒步去到几公里以外的镇上;当然夹了照片,那是让母亲相信和放心的惟一证据;当然还会汇点钱,有死去的他的钱,也有他的钱。有时他会随信夹上一枚绿叶,清晰的脉络,漂亮的红心般的形状。他躲在暗处偷偷哭泣,他想起冲向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想起自己远在故乡的母亲和姑娘。
当然,他会收到回信。回信很及时,母亲口述,妹妹代笔。信里说庄稼丰收,说黄牛产崽,说门前的槐树和院子里的月季花,说冬天的大雪和夏天的暴雨。信末,不忘嘱咐他好好当兵,听话,上进,注意安全,等等。他把这些信收起来,然后,待清明或者他的祭日,一个字一个字读给他听。他是朝着大水的方面读给他听的,现在那里风调雨顺,鸡犬相闻。
这样的事情,他一直做了五年。两年义务兵,再加三年志愿兵。他绞尽脑汁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谎言,欺骗着远在大山里的可怜的母亲。有时候,写到动情处,他会偷偷掉两滴眼泪。而有时,太多时,他甚至认为这已不再是谎言,而是一位健康的儿子真的在给他远方的母亲写信。——现在这世上,他有两个妈妈。
可是他深知这件事终不会隐瞒太久。当他复员,大山里的母亲便会得知儿子的死讯。当然别的战友可以接替他,当然相机里还有很多可用的照片,可是他怎么 忍心让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永远蒙在鼓里呢?最后他决定去看望那位可怜的母亲,他会小心翼翼地将可怕的噩耗告诉她,他会请她原谅自己的隐瞒和欺骗,他会帮她修一修破烂不堪的草屋,会陪着她坐在小院里说话,如果有可能,如果有能力,他想他也许还会资助她的女儿读书。他知道她们生活得不易,他知道从此以后,她们将会生活得更加不易。
他在小院里见到已经十九岁的女孩。她有很羞涩的表情和很明亮的眼睛,她和他死去的战友很像。他问你妈妈呢?她说在屋子里。他说我得见见老人家,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跟她说。她顿了顿,说,你随我来。他穿过院子里的青石甬道,她告诉他这是哥哥当兵以前替她们铺的;他看到墙角开得热烈的月季花,她告诉他这是哥哥当兵以前替她们栽的。他轻轻掀开门帘,走进屋子。屋子里阴暗潮湿,却很干净。然后,他惊愕万分地看到,堂屋正中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老人的照片!
黑白照片。遗照。周围黑纱环绕。
我妈妈。女孩指着照片,说,前年去世的……癌症。
前年,去世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治好。女孩低了头,凄然无助的表情。本以为能治好的,本以为至少,她能熬过那个冬天。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怎么跟她解释呢?他欺骗了她的母亲整整五年,现在可怜的母亲已经过世,他将永远不会有机会请求她的原谅。也许弥留之际的母亲,还在念叨着自己的儿子吧?可是她竟不知,儿子早已经先她而去。
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如此吧?
可是他突然发现一个细节。在他收到的所有信里,竟然没有母亲病危的任何消息!这显然不合常理。就算母亲不想让儿子分心,就算母亲不忍打扰儿子的军营生活,可是在临去以前,她怎么可能不想见儿子最后一面呢?何况每个人都知道,兵也是可以有假期的。
母亲知道哥哥走了。女孩递他一杯水,说,她早就知道……
早就,知道吗?他的身子晃了晃。
是的……学校里有报纸……村子里也有……报纸是不会骗人的……还有你寄来的那些照片,同一个季节,同一个背景,同一套军装……我和妈妈,都知道哥哥走了。
可是你们为什么仍然给我回信?可是你们,为什么假装不知道?
是妈妈决定的。妈妈说你是好心人,就让你替他做这些事吧。妈妈说如果揭穿你,你肯定会责怪自己,肯定会伤心不已。妈妈说当她看到你的来信,她宁愿相信这是他活生生的儿子寄来的。妈妈说当她给你回信,她宁愿相信这些信真的是寄给她远在军营的儿子的。妈妈说在远方,真的有我未曾谋面的哥哥,有她未曾谋面的儿子,他总有一天会来看望我们。妈妈对我说,记住,当他来了,你一定替我,感谢他……
年轻的兵,早已跪倒在母亲的遗像前,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