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等不到一个胆小鬼的求婚(2)

平日里由于写作的关系,自己和本城的一些编辑都熟识,因此,过了几个月,我去领稿费时打听小灵,却得知,她自己辞职走了!

啊,辞职了?我很惊讶,能顺利的进入报业集团非常不容易,熬过聘用期就可以考试转正了呀。

S编辑笑了笑,说,这孩子,太个性!

原来,小灵恃才傲物,在编前会上,主编建议她去采访一个家境贫困,母亲重病在床,自己却坚持学习直至考上大学的孩子,她却当众反驳即将退休的主编,这么苦情的题材还要去采访吗?读者不爱看的!

同事写了稿子,礼貌的请小灵帮着把把关,她总是尖锐的发表意见,写的太烂了!

……

渐渐的,有了好的新闻线索,谁也不愿意告诉她,就连主编也怕了这个年轻人,她的各项考核分数连创新低,自己趴在办公桌上哭了一场,辞职走了!

我其实很喜欢真性情的人,在喧嚣的都市里,能结交一个愿意说实话的朋友,是极为难得的。但是,说实话不代表把脑子丢在太平洋里,用自己尖刻的言辞去伤害别人,并且丝毫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着想,用所谓的“一针见血”去表达自己刻薄的“真性情”。

把话说的让人舒服,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情商。

宝兰就一直嚷嚷,我凭什么总是迁就别人啊,谁迁就我啊?

她带着这种想法,面对婆婆为自己买的式样陈旧的连衣裙连连皱眉,并且认真的教育婆婆,您以后就别操心了,现在谁还穿这种样子的裙子啊,多老土啊!这年头啊,是个看脸的社会,所以,千万不能花冤枉钱还买不到好东西。不过,您在乡下过了一辈子,这事儿也不能怨您……

此番话一出,婆婆颜面尽失,当下不高兴的说,我是乡下人,那我儿子更是乡下人了,你不就是乡下人的儿媳妇吗?

婆媳二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火药味浓到一点就炸。后来,还是宝兰的丈夫从中和稀泥,第二天就把老妈送回乡下,才算暂时缓解了婆媳矛盾。

我问宝兰,为什么非要搞的剑拔弩张?婆婆送的东西,不喜欢可以放衣柜里,她说的话不中听,可以当刮了一阵风,非要当面顶嘴,老人怎么受得了?

忍不住啊!宝兰耸耸肩。

《红楼梦》中有一回写的是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她问宝钗平日喜欢吃些什么,又爱听什么戏。宝钗自然知道贾母爱吃甜烂之食,爱看热闹的戏,于是,依着贾母的喜好说了一遍,又点了一出《西游记》。

多么贴心的举动?也许有人会说,虚伪!

是,在风烛残年的长辈面前,就算是虚伪一点,讨她的欢心,让她高高兴兴的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怎能不说是一种孝心?

假设贾母喜欢甜软的糕点,宝钗却偏说,那些有什么意思?不好吃!我喜欢麻辣的吃食,喜欢《西厢记》,这让长辈情何以堪?

良言一句三冬暖,就算是朋友圈的点赞,也不必苛责和嘲笑对方:不成功的一次手擀面,很普通的一盆花,不像样的一幅字画……也许你的水平比他们高出许多,不屑于晒朋友圈,可是,在琐碎生活之于仍然能坚持一些爱好调节生活的朋友们,仅仅凭这份情趣,还不值得赞扬吗?

所以,亲爱的朋友,咽下那些直冲脑门的话,深呼吸,换一种方式,诚恳、朴实、素淡,说出的话让人舒服,让自己也留有余地,岂不更好?

图文推荐

更多 >>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