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变成更好的自己,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2)

3

公司去年新来的一个小姑娘。

她刚来的时候,整天清汤挂面素面朝天,衣服换来换去就那几套,站在人堆儿里属于根本认不出来的那种。

然而后来,我却深深地记住了她。

那天,姑娘早上眼睛肿得跟核桃一样进了公司,才知道是昨晚相恋5年男友跟她提了分手,我说你这么难过今天要不就请假吧,怎么还来这么准时。

她淡淡地说了句,没事,我扛得住。

一个月后,她在公司转正,工资高了,第一件事就去申请了张信用卡,买了一个大牌手提包。

有天,她化了淡淡的,又很精致的妆容来公司,我竟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原来有个这么美的姑娘。

在新包包、颜值的“加持”之下,姑娘工作起来比谁都有活力干劲。年底评绩效高居部门榜首,姑娘笑起来,整个人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让人难以将从前那个寡淡平凡、又被爱情伤害的可怜人,跟眼前这个耀眼的姑娘联系到一起。

年底聚餐桌上,我们聊起曾经那件事.

我问她,你是因为失恋才开始改变的么?

她说,是,也不是,其实我早就发现他劈腿,我甚至气愤之下,约那个女生出来见过。可是你知道么,当时她一走进来,我就知道,我输了。

她的脸上散发着只有高级粉底才有的光泽,她的高跟鞋,她的裙子,她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同为女人,我们却像两个物种,我连忙把自己图便宜买的几十块钱的包往后塞了塞,生怕被她瞧见。

我说,所以你这么努力是想让自己变得跟她一样?

她说,不是,这件事之后,我才明白,武装自己有多重要。一个人,在刚刚毕业、跟6个人挤在合租屋里、穿着地摊30块钱衣服时,喜欢和交往的对象,跟后来画着精致妆容、脚踩高跟鞋、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时欣赏的异性,是不可能一样的。

我不怪他“渣”,因为现在的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先买包再努力工作,不仅是为了能还得上信用卡,更是为了让自己的气质再配得上这个包。

是的,我们都明白的:

一个大牌的真皮包,也许并不比几十块的包多什么功能,但它是隐形的社交语言,代替我们向他人传递着信息,它精致的纹路,一丝不苟的做工,就代表着你生活的本来面目。有了它,我们就要为了不挤地铁弄坏它而努力买车,有了代步的车,我们就会为有一个自己的衣帽间安放这些美丽的包而更加努力。

促使我们拼搏成功的,不正是我们一步步的“渴望”么?

记得《奇葩说》某集的辩题“该不该刷爆信用卡买一个包?”。

范湉湉的观点是:买大牌包,会让自己自强不息,越来越好。

仔细想想,这句话,确实理不糙。

4

然而,想要在最好的年纪武装自己,又谈何容易?我们大多数人出身普通家庭,又处在20多岁正在打拼,并没有多少财富积累的尴尬年纪。

当我们终于下定决心奖励自己一个高级化妆品、一件质感良好的衣服的时候,一些人们,又在暗处指指点点“你看,她真是个物质的人啊”“要还多少期呀?”“有这钱干嘛不存着,以后用处多着呢”

这些话,让我们如芒刺背。

多少本该美丽、本该武装自己的岁月,一点点在舆论的压力下,不敢以光鲜面目示人,蹉跎过岁月才大悟——

谁能替我们买单那些失去的机会和岁月?

那些曾经指指点点的人么?

那些蹉跎了自己的岁月,反过来把价值观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人过来么?

更不见得那些价值观特“正”的过来人,人生有多成功,批评我们时底气有多足。

会花钱是一门本事和智慧,会花钱,才能会挣钱。花钱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生停滞不前,不努力去挣未来。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总是会面临着自我实现与经济基础之间巨大的鸿沟。

舆论总在告诉我们:

该有的总会有的、提前满足自己是物欲的表现、年轻人爱花钱是洪水猛兽、透支信用卡的女人败家、你们才20多岁,能有什么自控力……

岂知,这是种看似正确的过度“保护”,它让我们相信只要自己本分为人不渴求太多,就能收获一切顺风顺水。

多少毕业好几年的女生,不舍得吃好的穿好的,不知“YOUAREWHATYOUWEAR”,结果冥冥之中失去多少升职、爱情的机会。

从18岁起,我们就已经是从原生家庭脱离的独立人,我们没有他们想的“幼稚”“不可控”,至少,我们大部分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节约永远没有错,花钱更没有错,只不过,是为了早点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祝我们认真生活,努力赚钱,好好享受生命。祝我们,都能在年轻的时候,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图文推荐

更多 >>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