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最大的不幸,在于缺乏幸运感(2)
03
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中,红了一名运动小将傅园慧。
她的迅速走红,在很多人看来,是因为她没有套路。
她的回答没有套路可循,就像没有鼓点的音乐,让人踩不准节奏。只有让人觉得意外的东西,才会给人惊喜,进而心生喜欢。
其实,她的每个回答看似单纯无邪,实际上却足够真实且成熟。已经使出洪荒之力,这是她对自己付出的肯定。
拿到铜牌,她表示已经很满意了,对明天没有更多期待,这是她深深幸运感的体现。
一个人永远只能知道自己有多努力,付出了多少。但是,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对手有多大天赋,有多少付出。
所以,与自己比,你的成绩有迹可循;与别人比,你的幸运也同样值得肯定和赞美的。回避幸运,才是不成熟的表现。
很多人有着天然的不幸感,这是因为他们误会了幸运,也不了解幸运感存在的意义。
他们误以为幸运就是毫无付出却遇到了天上掉馅饼,承认幸运,就像承认凭空捡了个大便宜。
更重要的是,他们低估了不幸感对自己人生的消极影响。这种不幸感使一个人在出发的勇敢、做事的效率和结果上大打折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长久的不幸感,会使一个人产生习得性无助。
不幸感会让人在行动开始之前,早早地自我否定,内心产生习惯性的无助。
这种反应会使自身对行动生出抗拒。这就相当于在行动之前质问自己:”世界上努力的人那么多,凭什么是我?”
这样自问的结果,内心会有一个声音很快回应自己:”算了,我肯定成功不了,那还不如不付出过得更悠闲自在。”
因此,这会让很多人逃避付出,一旦被迫付出,他们就会生出诸多抱怨和排斥。
04
在出租车司机身上存在一种现象,值得每个人深思。
在上下班高峰期,你若打的去城市的繁华地带,往往会遭到拒载。每个拒载的司机都有一套一模一样的理由。
那个地段太堵,自己肯定会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绝对不划算。
有一次,我外出打的,接连被拒。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不拒载的师傅,我对他心生感激,并承诺若是堵车严重,我会给他一定的补偿。
他笑着拒绝了,反而说自己很少因为堵车而有所损失。
收入不理想的往往是那些爱拒载的师傅。他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挑肥拣瘦上,却反而经常被堵在路上,或者空车而回。
而他从不拒载,一整天都在一个又一个的奔赴中。综合核算下来,他每天收入不错且稳定。
果然,在我准备下车时,已有乘客在路边等候上车了。后来,我再打的时,特意留意了下,不拒载的师傅确实很少有空白期,生意一个接一个。
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墨菲定律”:你如果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幸运感的的士司机不会遭遇堵车,而是他们不会无限夸大堵车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后果。
没有强烈的不幸感,就不会让他们的行动堵在”心理的路上”,凭空上演一出又一出不幸的戏码。他们的行动往往更加积极主动。
因此,幸运感的存在对一个人的行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牵引作用。它能够让你在对的时间生出正确的自我暗示。
在行动开始前,你能够告诉自己:“世界那么大,为什么不能够是我?”
这样,你的行动会变得冲劲十足。若结果并不如愿,你又能够坦然告诉自己:“世界那么大,为什么非得是我?”
这犹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充满不幸感的人,永远在抱怨这是别人最好的时代,是自己最坏的时代。
而充满幸运感的人,永远能在最坏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最好的机会。即使结果不尽人意,他们也会坚信,那些走过的路一步都不会白费。
未来有一天,它们终会变成另外一个成功的必然积累,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