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有多重要(2)
03
多年前看《流星花园》里,有一幕被大S震住的情节至今念念不忘。
道明寺的母亲看出杉菜并不是真正的名媛淑女,让她当众弹奏钢琴曲想借此羞辱她。
杉菜先是乱弹一气,道明夫人的脸由绿变紫,就要大发雷霆的时候,画风一转,一段音乐熟练的从指尖流淌,杉菜一边弹,一边念了一首诗。
F4的脸色也由紧张到舒展到震撼。
最后,杉菜说,会弹琴就是你眼中的名门闺秀吗?告诉你,我就只会弹这一首,可是,那又怎样?说完骄傲的离开。西门给了她一个five的手势。
而道明寺眼中,全是欣赏不已的目光。
如果杉菜连这唯一的曲子也不会弹,却说出什么“会弹钢琴有什么了不起”,那场面应该只能用一个大写的尴尬来形容吧。
所以,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很重要,不为显摆,只为在突发时刻,维护自己和爱人的尊严。
04
我印象里,自己好像也是有那么一两个短暂的兴趣爱好的。
4-5岁开始学习弹电子琴,好像弹到快10岁,实在跟不上了(家里无人能辅导,一旦落下,便跟不上,跟不上,后面就不想学了),无奈放弃。
这一放就是十几年。
而在拥有了自己的住所后,我也突发奇想,第一时间就买了一架电钢琴(怕买真钢琴又坚持不了多久浪费钱),当第一个音符回响在房间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与初恋牵手那样激动。试着弹了一首练习曲(童子功这个东西很厉害,居然还记得),瞥见旁边的先生,笑着看我,眼睛里在发光,看我的眼神,像我们刚认识那天一样。
他说,“好羡慕你,有个兴趣爱好。”
在随后漫长的几年里,我学了忘,忘了学,终于学会一首拿得出手的曲子《梦中的婚礼》,当流畅的音符从我手中倾泻而出的时候,我觉得一天的疲劳烦躁,都烟消云散。
有了宝宝后,每次我练琴的时候,她都饶有兴趣的在旁边看看,摸摸,按按,弄出点噪音出来。
而现在,她长大一点了,我就给她弹儿歌,跟她一唱一和。我想,将来如果她有兴趣学弹琴,我也要跟着系统的再学一次。就算她不学弹琴,我也要渐渐的把这个技能再捡起来。
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兴趣爱好,可以让我不那么快淹没在平庸而琐碎的家庭生活中,这个小爱好提醒着我,眼前的生活里,也有诗情画意。
兴趣爱好提醒我,眼前的生活也有诗情画意。
05
有人可能想问我,那我没有兴趣爱好,怎么办啊?
以及,一定要拿得出手吗?自己玩玩不行吗?
第一个问题:想想小时候,我们报过的兴趣班,也许是精神活动比如弹琴画画下棋,也许是体能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篮球足球,能勾起回忆的,都算啊。我有一个女朋友,打篮球非常好,每次看她在球场上驰骋,用比男生还标准的姿势投篮,都觉得帅爆了!现在的生活可能又为大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什么插花、烘焙、茶艺,什么网络主播,等等,太多了。
我有同事因为自拍拍出水平和境界,他镜头里的每个人颜值都要提升50%,因此成为老板的御用摄影师。
以上这些,都可以去寻找和发掘啊!
那打麻将、玩牌算不算?说实话,我不会打牌和麻将,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类似的活动并不能提升自身气质修养,所以,我本人并不推崇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你因为工作需要特意锻炼,也不是不可。
而为什么一定要练到“拿得出手”?
从心理学上讲,兴趣要变成可以持续的爱好,光凭一时的冲动是不足以支撑的。为什么说“兴趣可以培养”,其实这句话真正的点,在于第一次尝试某事带来的成就感,这种初体验会让我们对这件事充满信心,从而产生所谓的“兴趣”。
而成年人的成就感,很多时候来自于自我满足和外部肯定。只有把一件小事打磨到可以充满信心的见人,这种成就感,才能支撑我们将兴趣继续发扬下去。否则,兴趣只能变成三分钟热度,难以持续。
所以啊,在你抱怨成年人的世界平庸无趣乏味的时候,试着改变一下,挖掘一个兴趣爱好,并潜心修炼,把它打磨出一个“见得了人,拿得出手”的样子。
那个时候,你再看,曾经和你一样平庸的人,你已是他们眼中羡慕的对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