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愿你遇见更新鲜的自己
昨天给我老师打电话。她没接。
隔一会儿回过来,说刚才在练瑜伽,没听见。
我们交流了一会瑜伽心得,也聊了这一年各自的生活。
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生活丰富得不像话。
练瑜伽,也跳广场舞。追韩剧,也看英文原版小说。给老伴洗衣做饭,也给孙女烤饼干、做哈伦裤。练书法,也参加诗歌朗诵会。用PS修图,也看各种网络公开课。
别人退休后都闲得慌,而她的时间,永远不够用。
我总能从她身上,感到一种新鲜的力量。
这力量,我特别想传送给亲爱的你。
✤
生活日复一日。
我们越长大,就越容易陷入一种模式。
所以在年末总结时,总觉得除了日历上的数字,今天与昨天并没有不同,今年与去年,也没什么改变。
于是就有了《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这段话: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时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说腔走板。
你一定也见过这样的老人:思想固执僵化,生活因循守旧,人活在二十一世纪,见识和习惯却永远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认为女人该伺候男人,孙子比孙女金贵,衣服没成破烂就不能换新的,接受不了流行歌儿,不会用手机软件,不知道iPad是何物,与新世界之间隔着天堑,再也无法融合。
更可怕的是,他们永远认为自己的习惯才是合理的,自己认定的道理才是真理,别人休想改变他们一分一毫。
我们面对这样的老人时,往往都会生出些意念:等我老了,一定不要变成这样。
可是大部分人,都逃不出这魔咒。
哪怕你怀着警觉,也总会不知不觉,被生活的套路死死困住,渐渐成为一个行走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