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己,没人能分担你的痛(2)
03
比起肖,小江来得幸运一些。
和肖的强势相反,小江娇气依赖,做事又随性而为。
她喜欢和最亲近的人撒赖,并以此达到一些目的。某次两个人发生争吵后,她跑出去淋了雨发了烧,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赌气拨掉了吊水的针头,她希望此举动能换来老公的在意、心疼。
却不料他却吩咐医生重新给她扎针,让她好好记住这种痛。
她大哭。
他正色说:“我想分担你所有的痛,但唯有你身体的痛我无能为力,与其未来你学不会照顾自己,动不动就瞎折腾,倒不如这次让你接受教训,好好记住这场病。”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将脆弱无限大地放大给爱自己的人,以索取安慰和保护,甚至不惜自虐,就像小江的注意力根本不在自已的痛苦上,只在意爱人对她的反映。
其实不然,不爱自已的人未必别人就非要爱你。
我一直记得并喜欢刘若英的《幸福就是》:“懂得爱自己才更加辽阔,幸福是让爱能海阔天空。”
04
重读闫红的那本《从尊敬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里面有一段,记录萧红弥留之际时写道:“平生遭尽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她心灵里的寒逼出来,灵魂终于孤单单徘徊于天地。”
是的,萧红这一生,不够决绝,不够果断,老想着贴上去,拖延着,贪恋泥沼里的温暖,不肯孤立无援地站在天地之间。
永远“含垢而生”。
她既没有张幼仪“要么忍、要么死、要么滚”的决断杀伐。
也不没有林徵因在感情里游刃有余的知性豁达。
没有杨绛一生历尽颠沛流离后的清朗平和。
更没有张爱玲最后放手时散尽30万金还复来的自由洒脱。
她注定是一个悲剧,不止情路不顺,就连活着都失去了尊严。
死都不明白:内心强大的女人无论怎样都会好好活着。而不是以屈辱的方式匍匐在地,将自已的痛苦展示给别人欣赏。
却不知。
一生尽,那些廉价的同情剩下的全是叹气和疮夷。
05
张德芬写过:“一个女性内心的感知力、直觉、以及与人的连接感是最重要的资源与特质。”
那么,当一个人开始自爱,不再放大悲哀,命运会自动敞开大门。
幸福,有时就这么奇怪,“不好”可能是催命符,但当你努力了,它就变成了一种催化剂,而决定权取决于自己。
因为,真正的痛苦,没人能与你分担,只能把它从一个肩换到另一个肩。
自爱,沉稳,而后去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