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见智慧(2)
3
这一切,或许源于我们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个人边界。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往往是没有隐私可言的,这意味着父母可以名正言顺地忽略孩子的感受,侵占孩子的边界,让孩子听父母的话,一旦孩子“不乖”,遭遇的就是冷淡、愤怒或是惩罚。
为了获取更多的爱,孩子选择忽略自己的感受而去迎合父母的意志。很自然,长大后,他们在外面的世界也不懂得为自己划定界限,不会说“不”,不会拒绝,在他者的不断侵犯中难以释怀!
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一个不健康个人边界,容易对他人的情绪负责,为了讨好别人,放弃自己的感受与信念,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容易被他人影响或是控制,他们会经常感觉到:“我很难对他人说不”。
判断一个人“个人边界”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是:是否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4
席慕容说:“发出的声音永远是有用的!”
2011年,Kim在微博上公开了一系列受伤照片,包括额头、耳部、腿部等多处严重受伤,而施暴者正是自己的丈夫,那个到处宣扬疯狂英语、家庭教育的“狂人”李阳。
家暴,在中国来说并非个例,且受害者多是女性。然而,面对家暴,大部分的中国妇女都选择了沉默和隐忍。
害怕、为了面子、为了孩子、甚至还抱着让对方回心转意的心态,一忍再忍,通过隐忍换取家庭表面的和谐。然而,无休止的纵容不过是一厢情愿。
然而,Kim站出来了,面对李阳的家暴,她坚决说“不”,并用法律手段捍卫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但将李阳告上了法庭,还以女儿的名字设立公司,开展家庭培训,帮助中国妇女更好地保护自己。
不要对身边的不平等安之若素,勇敢地拒绝那些你不应该承受的东西,沉默和隐忍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你需要遵循的永远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5
毕淑敏说:“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可以成为一个好人,但不能做任人拿捏的老好人。
或许你应该拿个小本子,将生活中那些你难以忍受的过分要求一一罗列出来,并对自己说,下次再遇到,一定不要委屈自己,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坚定地予以拒绝。
只有先懂得爱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爱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