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不读书的女人,过的是不同的人生(2)

3

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甚至有可能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我知道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长得实在太像了,以至于儿时的我经常分不出她们谁是谁。

后来妹妹因为学习成绩好,考入了我们县的重点高中,姐姐则因为学习不太理想,读完初中就去打工了。再后来妹妹考入一所二本大学,姐姐则在二十二岁那年嫁给了我们村儿一个男孩儿。

今年春节同学聚会,见到了这姐妹俩的瞬间,我非常震惊,以前经常混淆的两个人,现在无论是气质、谈吐,还是长相都有很大的不同,简直判若两人,姐姐看上去至少比妹妹老了十岁。

那天吃饭的时候,我挨着姐姐坐。她说:我真羡慕你们读书读出去的人,我经常后悔没有好好读书。

她自述前年离婚了,孩子归了前夫,再婚后夫家想让她再生一个,却一直没能如愿。

“我老公还好,我婆婆成天找我的事儿,还撺掇我们离婚。”她叹口气继续说。

“你从没接触过没文化、思想封建又充满偏见的农村婆婆,你不知道她说话有多难听,找事的手段有多低劣。偶尔我会想,如果当年我好好读书,我可能就不会遇到这样一个婆婆,不会嫁进这样一个家庭了。”她轻叹了两声。

我知道她妹妹嫁得很好,老公是某高校教师,公公婆婆也都是知识分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非常美满。

不,我不想强调通过嫁人来决定命运,我想表达的是,相对来说,一个人会嫁给什么样的人,夫家会是什么样的家庭,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会遇到什么样的朋友,生活状态如何,其实和你自己读过多少书有着直接必然的关系。

至于她说的那种婆婆,我虽然没有遇上,但在我们老家,这种婆婆并不罕见,我没有歧视农村婆婆的意思,而是想说,在闭塞又落后的农村环境里,遇到这种婆婆的概率更高一些。

注意,这里的读书多少,不是狭隘地指学历,我也见过很多学历不高但是喜欢读书的人。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和我们那儿大多数没有考上高中的女孩子一样,初中毕业去了一个南方的城市打工,在流水线上工作了两年后,她突然感觉自己活得像一具行尸走肉,于是产生了继续读书的想法。

但是再回到学校显然已经不可能了,好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想学习有的是机会,她买了一堆书报了自考,还报了辅导班。经过四年埋头苦读,她拿下一张自考大专文凭,这张文凭对她来说不止是一纸学历证明,还让她平添许多底气与勇气。

就是凭着这张证书,她脱离了流水线上的工作,扣开了一家公司的大门,从普通员工一直做到现在的高管。而当初流水线的上的那些姐妹,大多已经回到老家嫁人,她们中很多人过的就是那个双胞胎姐姐现在的生活。

同学说,感谢当年那个发现自己像行尸走肉从而决定改变的自己,因为读书和学习让她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对于一个农村女孩儿来说,读书真的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4

抛开读书的功利面不提,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我闺蜜经常和我吐槽她老公是个无可挽救的巨婴,最近她开始看武志红老师的书,她说她蓦地发现自己其实也是个巨婴,只不过表现表式不同罢了。

武志红老师分享了一个案例,说总抱着“老娘不爽,谁也别痛快”甚至迁怒到对方父母身上其实也是巨婴行为。

闺蜜说看到这段时背上直冒冷汗,因为她自己也是一模一样的,于是决定“好好改”。而我,却看到了一个爱读书的女人的自省与自我提升的决心。

因为经常读书,喜欢读书,所以会发现婚姻中有问题的不止是男人,还有自己,于是决定改变自己,这样的女人,难道不是更容易接近幸福的真相吗?

严歌苓曾经在《读书与美丽》中写到: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等)中解脱出来,之后便产生了一种存在。

是的,读书不但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让你的心灵更丰盈,甚至让你的境界不断得到提升。至少,在你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多了一种思维的角度,多了一种选择。

这世上真的没有什么比读书更简单、成本更低的事了,每个城市都有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如果去图书馆不方便,还可以自己买。

凭我购书的经验,一百块钱应当可以买三四本书,遇到搞活动,甚至可以买五六本,足可以让你看两个月之久,这样的投资其实是最最划算的。

多读书吧,它不但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有情趣会思考的人,更会让你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图文推荐

更多 >>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