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2)
有时候,他很贪玩。读中学时最迷恋的是NBA,哪怕考试再忙,电视只要有NBA的比赛,他是必看不误,你怎么说,他也是雷打不动。为此,我和他发生过冲突。你想想都快要考试了,他一个大活人还在整晚看电视,做家长的心里能不慌?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是个听话的小羊羔,到了晚上都要赶进圈里去学习,不要受外面的种种诱惑,外面净是大灰狼。冲突到了极点,弄得他哭着对我说:“我什么时候因为看NBA把功课耽误了?我现在看电视耽误的时间,我会安排时间补回来。”
现在,我相信他了。他读大学期间,时间更紧张了,偶尔回家一趟,或是陪他妈妈逛商店,或是陪我聊聊天,其实都是很耽误他的时间的。我知道我们大人的时间显得越来越零散了,但孩子正是忙的时候。而且,我发现我变得爱唠叨了,也许好不容易看到孩子回家一趟,总想和他多说说话,便缺少节制。而他变得懂事了许多,从来没有不耐烦过,总是放下手中的书本,听我说完,他会对他妈妈开句玩笑:“妈,你看我爸又耽误了我的时间,我得晚睡几个小时了。”
有一次,他让我帮助他买盏应急灯,说晚上一过11点,宿舍就熄灯了。我劝他少熬夜。他说同学都这样,每个人的床上都有一盏应急灯。
应急灯要是妨碍同学了,他会骑上车跑出校园,到学校旁边的24小时永和豆浆店,买点吃的,就开始温书,一坐就是一个通宵或半夜。
虽然,我不赞成他熬夜,但我赞成他刻苦、努力。在智商方面,孩子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每个人付出的努力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要知道,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外表可能闪闪发光挺好看,但包裹在里面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重要的东西就是刻苦。
大三的一天晚上,小铁来电话告诉我和他妈妈:“英语六级成绩出来了,我得了89。5分。”他知道做家长的就是一根筋——只认成绩,他很遗憾地说:“就差半分,要不就90分了。”这个成绩是他们系里的第一。他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也是全系第一,得了92分。
我忽然想起初二时他贴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的那些小纸条。
大四的那一年,他考了托福和GRE,成绩分别是647分和2390分,考得都不错。都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分数更是家长的命根,做家长的只有看着分才踏实,我也一样,未能免俗。
我再次想起初二时他贴在家里几乎每一个地方那些小纸条。
前两年搬家的时候,我发现厨房、房门、厕所……好多地方居然还保留着那些小纸条,只是颜色已经变得发黄,但蓝色圆珠笔写的英文字迹依然清晰,好像岁月在它们的上面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十年过去了,孩子如今已经在美国读书。他的房间空荡荡的,却总能发现在他的茶杯或玩具的背后贴着当年他写着英文的小纸条。就让这些小纸条一直保留着吧,保留着那份回忆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