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你与别人段位的,是你的专注力(2)
03
找到适合自己专注的环境很重要。
有些人注意力并没有那么集中,只有在特别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够专注做自己的事。
去年冬天有一阵子期末复习,我决定在寝室复习,上午按照去图书馆的时辰开始了在寝室的学习,但是不停说话的室友却一直打断我的专注力。
在寝室学习,一上午竟然只看了寥寥几页的专业书。
而当我去图书馆学习,一上午就能复习两章。而且我发现,当我带着耳机学习时,更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不为其他的声音分心。
而如果我每天都在不适合我的环境下学习,只会与那些专注工作的人差距越来越大。这就是专注力差异导致的工作效率的差距。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环境。
不为其他不重要的人和事分心,只专注于当下的工作,这样才能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人与人的差距,一开始不会太大,但是每天一点点的差距,长年累月下来,也会变成一段不了跨越的鸿沟。
所以,当你看见曾经与你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如今已经看不见背影。这就是每天一点点的量变所产生的质的飞跃。
放在无关紧要事情上的心思越多,专注重要事情的心思就越少,能够在专业上的进步也就越慢。
一心想要爬上山顶,和边爬山边看风景的人,所用的时间必然不同。
不想要被别人落的太远,想要努力追上别人的脚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能够提高自己专注力的方法,创造能够全身心投入于重要事项的环境。
专注手头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才能不被别人轻易的拉开段位。
04
专注的人,只做一件事,并且能够将它做得尽善尽美。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一书中,作者提到一个“三英尺定律”。
作者指出,伸出一只胳膊,从脖子到指尖大概三英尺的距离。
在这个范围内,限制自己随手可得的东西。
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定律,那就是,在做事时,只把精力专注于以自己为中心的三英尺范围。
“两耳不闻窗外事”,正是这种专注精神的体现。
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一个相似的范围内,而那些成功的人,也都是普通人,他们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了几分专注。
据说牛顿专注于实验的时候,曾把手表当成鸡蛋煮。这恰恰说明他一心扑在实验研究上,已无心顾及其他。
在电灯研究成功后,他又先后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并且进行不断地改进,找到亮度最好,能够发光特别持久的材料。
这样才得以让电灯沿用至今。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多方面都能兼顾的人,往往哪一方面都做不好。
而真正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把其他人甩的远远的,无非是那些专注在一件事上的人。
专注于一件事的时间越多,越容易得到提升。
专注力越强的人越容易用最少的时间将事情做得更好,而三心二意的人往往离成功越来越远。
马克·吐温说,“人的思想很了不起,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吃惊的成绩来。”
成功人士一定有着非常专注的精神,他们只是专注于一件事,并做到极致。做到这一点,就能比普通人拥有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