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过得好,像朋友圈里一样好(2)
03
有人曾大肆批判过朋友圈中的种种行为,就连我都写过类似的文章。
但我们好像从未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每天生活在高压之中的人,一个明明没有那么开心的人,为什么总要在朋友圈里做出一副开心的模样,扮演歌舞升平的盛世画面呢?
我们觉得总发朋友圈的人太闲,我们觉得整天晒房晒车的人虚荣,我们觉得每天自拍的人自恋,我们觉得鸡汤有毒段子庸俗,我们慢慢开始抵触朋友圈里任何性质的内容,好像发发朋友圈,成为了一件需要思量再三的事情。
我现在也逐渐变成了这种瞻前顾后的人。
前一段时间搬了新家,只是在打扫家和搬家那天发了两张图,就有人说,哎呦土豪啊,搬了这么壕的家,真有钱。
后来又买了新车,一时激动就推送说今天去提车,终于等到了,图片还没有露出车标,又被一些人围观猜车牌和价钱,说话也阴阳怪气。
我曾和别人抱怨,怎么我发什么,总有人喜欢说三道四呢?得到的答案是,因为他们也想要,你就只管发你自己的吧。
管不住别人的思维,管不住别人的嘴,就只能管住自己。
管住自己的行为,也管住了自己的心。
小的时候我们太过喜欢展露自己的情绪,开心就笑,难过就哭,骂人就骂,讨厌就走,朋友圈里也算是乌烟瘴气,什么动态都能看得到。
而现在再翻翻朋友圈,好像这种表露情绪的话少了,太过偏激的东西少了,甚至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也少了。
更多的人和我的朋友一样,发发老婆孩子,拍拍蓝天白云,晒晒旅途美景,转些时下热点,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人长大一点,就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最坏的一面隐藏起来,将自己好的一面露出,甚至更加愿意在别人面前扮演完美的角色。
躲在那些自己营造的开心氛围内,独自度过高压的日子,舔舐自己的伤口。
那些四下无人的难过,那些深夜失眠的辗转反侧,那些不开心的情绪和想要发泄的心,都被长大后的我们管住了。
朋友说,不发了,没劲。就算发了又能怎样?还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够男人、斤斤计较的形象。
04
有人曾问我,这算是虚荣吗?我说,不算。
我实在没办法将这种行为界定为是虚荣,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无奈,和对生活的妥协。
几年前我工作太忙,经常凌晨三四点还醒着,翻着朋友圈,常能看到有人发一些心情不好的话,或者也同样在加班和忙碌。
可前几天凌晨我再看时,刚过十二点,朋友圈就已经沉寂了,没人说话,没人推送,好像所有人都消失匿迹,都睡着了。
但我知道,他们依然醒着,只是不再把自己深夜里的脆弱,展示给别人看了。
我们都是这样,越来越不想把自己的脆弱、偏执展示给别人。
我们在朋友圈里发着段子打着诨,看似活得一个比一个开心,一个比一个潇洒,但实际上呢?网络那端的自己,发着段子时依然面无表情,说自己真开心的时候或许也在流泪。
之前看过一句话:成长的标志,就是不爱哭。
我觉得,成长的标志,是不爱在外人面前哭。
多少文章里写,哭什么哭,要哭回家哭。苦什么苦,这个世界谁不苦。
正是知道了这个世界人人都不容易,正是明白了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正是领悟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贫穷还是富贵,都会有烦恼,都有无能为力的事情。
于是,我们接受了这种无能为力,并且把它压在了心底,不被别人察觉。
我们以为不被别人知道,就会活得很好。我们以为多发一些开心的话,自己也能自欺欺人。
曾经我们哭的时候,希望别人来安慰你,现在我们哭的时候,希望没人打扰你。
痛苦自己担着,难过自己受着,我们在朋友圈说今天过得还不错,朋友都很好,晚饭也好吃,健身有成效,读书有收获,爱人更爱我,一切都圆满。
可日子过得好不好,真的只有自己知道。朋友曾经说,因为转瞬即逝的东西太过珍贵,所以我们才要记录,因为那些瞬间转瞬即逝,所以才想在朋友圈被记录下来。
生活有小确幸,需要去珍惜,生活里更多的是现实,也需要我们去解决,看着你把自己生活最好的一面像是加了滤镜一样地发在朋友圈,朋友圈就成为了你生活的展示柜,永远闪闪发光,鲜艳明亮。
我多希望,你能过得更好,哪怕在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也能继续保持乐观和开朗。
我多希望,你能坦然自若地继续做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怕被别人看到,哪怕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
我多希望,你能过得好,像你发的朋友圈里一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