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中的父亲(2)

2015年,股市跌宕起伏。弟弟理财有方,在熊市来临之前就将父亲买的股票通通抛光。看到儿子比自己更能干,父亲打心眼儿里为他高兴,表面上却丝毫不显露。

父子俩的关系冷淡僵化,时不时还会发生口角。不过,侄子的呱呱坠地与我的婚姻大事,都让父亲得到安慰。

操办婚事时,老公悄悄将礼金打到父亲的卡里。父亲高兴地开车载我到处买东西。在高档的百货商场里,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总充满霸气地说:“买!喜欢就买!”

那场景,让我仿佛回到少女时代。哪怕家里债台高筑,晚饭是薄粥小菜,父亲也在我生日时带我到百货商场买了一条昂贵的裙子,我也因那条裙子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尊贵的公主。父亲用他不分昼夜的勤劳,保证我们在家庭遇到变故时,也从未感到薄凉……婚礼后,父亲将老公打给他的礼金全部退回。

父亲给我发了一条微信,链接网上很流行的诗句:“他们仍旧是父亲,再残破的手掌也要抚摸儿女,再脆弱的胸膛也要庇护家人……”

2016年,我被单位派到台北工作。

临行前,我去看父亲。他一边用手机浏览“浙商”微信圈,一边给孙子唱儿歌:“小老鼠,上灯台,上得去,下不来……”

手机里,父亲看到在制造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中,他的老伙计们,有人在黯淡的光景中挣扎,有人跟他一样还算体面地隐退,有人或病或死音信全无,当然,更多的人在摆小摊、卖煎饼、开专车、做微店,总想着有朝一日东山再起……父亲用颤抖的声音,一遍遍地唱:“小老鼠,上灯台,上得去,下不来……”我的眼眶红了。

是的,在日复一日的慷慨给予中,父亲成了那只能上不能下的老鼠,有些滑稽、苍凉,有些让人猝不及防的狼狈与落寞。

到台北之后,当地同事告诉我:“不要小看街头任何一个计程车司机。很多人曾是大老板,被1997年、1998年的经济危机吞没一切之后,才改行做司机。”

果然,我在与计程车司机的交谈中,发现他们见识很广。一个司机指着某条路的门面说:“这是我在1997年卖掉的物业。”

我问:“既然你这么有资历,为何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呢?”

他笑笑说:“我年纪一把,欠债一堆,又自由惯了,还是这样开车最好,只是偶遇以前的熟人时会尴尬……”

看着计程车司机的背影,我又想到自己远在杭州的父亲。此时此刻,他也许正开着专车,行驶在大街小巷吧。

其实,在这世间,有很多像我父亲这样失败的创业者。他们努力打拼了一辈子,只是希望给家人绵密的幸福,让他们一直温暖,不会随着经济大环境时冷时热。

这些如珠一般散落在生活里的爱,会被光阴的丝线一点点串起来,在岁月中不断被打磨,越来越光芒四射。

图文推荐

更多 >>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