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留恋一座城
1-
家乡有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只身一人跑到了西藏。
他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沿着川藏公路,一路骑行去拉萨。路上偶遇一些风尘仆仆的骑行者,大家便结伴,相互鼓励,然后顶着烈日,在氧气稀薄的空气中艰难前行。
与所有向往西藏的人一样,最初吸引他的是圣洁的雪域、旋转的经筒,以及那飘荡在千年圣地的嘹亮歌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标签,就像大理有“风花雪月”啤酒,成都有火锅、麻将,拉萨这座神奇的城市,则有一场场长头问路。
他到了拉萨,开始转周边的各个寺庙,有威严的佛像、氤氲的香火烟雾、琅琅的诵经声,还有磕长头的信徒。他说,那一刻,即使是不信宗教的人,也会感觉到生命如此诚恳又厚重。
后来,他留在了拉萨,做起了“卖串”的生意。从尼泊尔成斤的牛骨、菩提、佛珠中精挑细选,自己手工穿成串,摆摊卖。
运气好的话,几十块成本的珠串能卖到几百块,不过他挣的钱也就仅够他一个人生活。
后来,他父亲病重,他回来了一次,一起吃饭时聊起了那里的生活。他说:“那里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可就是不想离开。认识一个女同学,前些日子回到了北京,但她说,过段时间还回拉萨。”
那年春节后,他又回到了拉萨。
哥们儿说他这是逃避责任,毕竟离父母那么远,何况在那里并非长久之计。
从和他的聊天中,能感觉出拉萨没有那么好,但足以让人驻足。这座城市里,无论你的装束、状态、散发出来的气息有多么另类,都不会让人觉得格格不入。那里有整日在街头喝酒聊天无所事事的青年,有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有服饰各异的少数民族,别的城市承载不了的,拉萨都能包容。
更何况,从离开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那座城市。
对于一座城市的留恋,不只是留恋那里的人和事,更多的,是留恋自己沉淀在那座城市里的美好年华。